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心包炎、气囊炎、败血症、脐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或慢性肿瘤样肉芽肿。

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当各种应激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因此,本病常成为某些传染病的并发或继发性疾病。各种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幼鸡最易感。

1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

本病多见于5~12周龄的幼鸡,6~9周龄为发病高峰。

2幼雏脐带炎

3卵巢炎及卵黄性腹膜炎

4输卵管炎

5肉芽肿

6肠炎

7禽蜂窝织炎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消除本病诱因,如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可有效降低本病发病率。禽大肠杆菌病血清型众多,免疫原性差,在本病流行严重地区,可使用自家疫苗,有一定保护作用。发病鸡群可用广谱抗菌药物如新霉素、氯霉素、磺胺、诺氟沙星等进行治疗,但由耐药菌株的普遍存在,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xebxz/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