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从凝血走向出血
什么是DIC? DIC的中文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既然凝血,怎么会流血不止?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DIC。 它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导致全身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进而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最终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造成血栓-出血综合征。 什么原因引起DIC? 临床上发生DIC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①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重症肝炎。 ②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胰腺癌。 ③病理产科,如羊水栓塞、感染性流产、胎盘早剥。 ④手术及创伤。 为什么会发生DIC? 感染导致人体的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组织因子过度表达及释放: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创伤使肿瘤细胞、受伤组织的组织因子的异常表达、释放,均是DIC最重要的始动机制。 凝血与抗凝血异常导致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入体内用来止血的原料被消耗殆尽,并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导致人体多个器官的功能不全,病情危重。 发生DIC的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DIC早期高凝状态可能无症状,或有血栓栓塞、休克。消耗性低凝期以广泛的多部位出血为临床表现。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出血更加广泛且严重,最后发展到多器官衰竭期。当患者发生DIC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 ①患者的穿刺点、手术及创伤伤口、皮肤黏膜自发性、多发性的出血,甚至内脏、颅内出血。 ②患者有神智改变、血压不稳或下降、多汗、呼吸困难、尿量减少等。 ③血常规动态检测,患者贫血进行性加重,与出血不成比例,病情重的患者出现顽固性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衰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 这些临床表现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患者病情发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12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FENBI行测5000题挑战7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