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输液的ldquo江湖rdqu
“江湖”概论 抗生素,广义上指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的药物。包括抗菌素、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肿瘤药等。 老百姓说的“消炎药”,广义上是指有助于消除炎症的药。除了抗菌素以外还包括其他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类)和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这里讨论的“抗生素”,是老百姓口中的“抗生素”,主要是指抗菌素(细菌、真菌)。 中国很多老百姓热衷于输液,以前许多门诊是“吊瓶森林”。医院、医生用药习惯不一样,使用抗生素,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得道者药到病除、口碑效益俱佳;失道者医闹纠纷、身败名裂。形成了很大的“江湖”。近年来“限抗令”不断升级,医院的门诊停止输液,抗生素的使用也越来越规范,“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抗生素的“江湖”地位在每况日下,这是好事。作为专业医生,抗生素的使用尽量规范,站在病人利益的角度来使用,务必做到安全、高效。 “江湖”总论 “江湖”规则一:安全。 一切医疗活动,都要首先保证安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诊疗技术。还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责任心。使用抗生素前,首先详询过敏史、既往病史。既然开针,就要先评估心脏能否负荷得起,以及肝肾功能,打针过程严密监视,随时做好抢救准备(用不上也要有这个准备),输完液体后原则上观察20分钟后再让离开。没这个能力就不要接这个活!青霉素、头孢类,欧美不皮试,包括欧美援助非洲的抗生素也不皮试。中国特色,药品纯度差些,过敏的多些,各医疗机构抗风险能力不一样,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很多皮试被滥用,主要是规避法律风险,因为说明书是万一出事后的法律依据。医院及其管辖的社康打头孢很多不用皮试,其他的打头孢必做皮试。医院打头孢很多不做皮试,三甲以下及基层必做皮试。至医院用药习惯也不一样,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关于风险,我一贯以来都说的一句话:用一个药,你就预想到它可能会出现的严重副反应,如果你没处理严重副反应的能力,你就不要接这个活。 “江湖”规则二:高效。 抗生素要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血药浓度,因此要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大体上分为:1、“时间依赖型”抗生素:①短PAE: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林可胺类等。②长PAE:四环素类、糖肽类、唑类抗真菌药、阿奇霉素等。提高疗效关键是延长和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宜多次给药,使24h内血药浓度高于MIC至少60%。2、“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棘白霉素类、两性霉素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有的低年资医生,心里没底,以为用量越少越安全,需知过敏是“全或无”效应,只要一点点就会过敏,跟用量没必然关系。 “江湖”各论 在住院部,抗生素使用比较规范,因为病人住进去,有时间治疗和调整,可以根据药敏试验以及各种检查,严格依据说明书和药典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存在着太大的“江湖”。在血液科、ICU,要快速控制危及生命的感染,高档抗生素大量使用,像顺口溜“美平斯沃科塞斯、泰能万古大扶康”或者“四驾马车(前述加上丙球)”、“抗阳三剑客(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就是说的这些。日常门诊很少用到,在这里不作讨论。在门诊或急诊,抗生素通常是QD给药,因此是相对的“规范”,存在很大的“江湖”。 一、“江湖”论资排辈: 1、“江湖大哥”头孢类(含头霉素类) “得头孢者得天下”。头孢菌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不良反应相对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抗菌的主力。临床用量第一。当之无愧的“大哥”。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到第五代。 2、“江湖二哥”喹诺酮类 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谱广,以G-菌为主,不用做皮试,临床用量第二的抗生素,目前发展到第四代,近年来耐药严重。 3、“江湖元老”青霉素类 最经典的抗生素,年用于临床,二战中挽救了许多人生命。因为便宜,过敏性休克较凶险,风险大,被部分医疗机构抛弃。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以前耐药严重,近年来用的少,反而耐药少,通常成为头孢效果不好的感染的选择。分为几 类:1、窄谱青霉素。2、抗葡萄球菌青霉素。3、广谱青霉素。4、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4、“江湖三哥”大环内酯类 临床用的不少。红霉素为军团菌、支原体肺炎为首选用药。阿奇霉素为支原体肺炎作用最强者。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都是临床常用药。 5、“江湖大弟”氨基糖苷类 也是古老的抗生素,临床用的也不少,不良反应:1、耳毒性。2、肾毒性。3、神经肌肉阻滞。4、过敏反应。近年因为左氧高度耐药,常用依替米星、奈替米星来代替。阿米卡星是本类中抗菌谱最广的。 6、“江湖二弟”硝基咪唑类 厌氧菌常用,外科、妇科常用,还对阿米巴原虫、滴虫有效。 7、“江湖三弟”四环素类 兽医中用量第一。广谱抗菌素。四环素牙,影响骨骼发育,8岁以下儿童禁用。强力霉素(多西环素)常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米诺环素(美满霉素)为本类药中抗菌作用最强。以前耐药严重,近年来少用反而耐药少。 8、“江湖小弟”磺胺类 便宜,过敏反应,大疱剥脱性皮炎较恐怖,临床少用。老一辈医生治感染性腹泻用:磺胺嘧啶+黄连素。百炎净,临床有部分医生用于牙周炎等。外科用灭菌结晶磺胺消炎。 二、溶酶的选择: 葡萄糖溶液PH3.5左右,生理盐水PH4.5~7.0。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类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水做溶媒。大多数抗菌药物都使用生理盐水做溶酶。但这几种抗菌药物不能用生理盐水配液:阿洛西林钠、氟罗沙星、培氟沙星、多黏菌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 三、滴速的控制: 1、常用输液器的滴系数为10、15、20,最常用和默认的滴系数为15,其意思是:15滴的液体相当于1mL。 2、1mL=15滴。1滴≈0.mL 3、正常滴速,书本上,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4、实际临床中,正常滴速,成人60—80滴/分。(一般每分钟5mL左右,如“mLNS溶头孢3.0”,一般20min左右滴完,约75滴/分) 正常滴速,指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以及输入某种液体,如抗菌素、维生素、激素、止血药、治疗肝脏辅助用药等。 5、老年人20—40滴/分。心肺、肝肾功能差,心衰患者15—30滴/分。 6、休克、脱水者,尽快扩容、增加血容量,滴速快,90—滴/分,据病情甚至用10mL/分的速度补液(输液泵控制)。 7、K液、高渗盐水、催产素、强心苷等,15—20滴/分。硝普钠、硝酸甘油、消心痛,输液泵控制滴速,视血压变化调整速度。 8、甘露醇,至少滴/分才起到脱水降颅压作用,即用3滴/秒的极速,20—30min内滴完mL的液体。 9、左氧、阿奇、林可霉素、阿昔洛韦,氨茶碱、喘定20—40滴/分(实际60滴/分左右)。 10、参麦、茵栀黄、葛根素、川芎嗪20—40滴/分(实际60滴/分左右)。 四、抗生素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指征:病情特别严重,如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单用一种抗菌素达到血液有效浓度所需药量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其毒副反应时,加用另一种抗生素可减少该药的药量,以达到同样疗效。 实际临床中的联合用药,要能自圆其说。 经典消炎组合(仅供参考): 1、头孢+左氧/环丙/莫西沙星。2、头孢+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3、头孢+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4、头孢+阿奇霉素(有争议)。5、氨苄西林+阿米卡星。6、阿莫西林+阿米卡星。 抗生素+激素。一部分门急诊、诊所医生还是喜欢用。我就不多说了。你要用就自圆其说。糖皮质激素的五抗:抗炎、抗过敏、抗免疫、抗休克、抗毒素。退热作用。留意其诸多副作用。 其实,医生都有个人用药习惯,干临床久了,有时候从某医生的抗生素输液处方,就能大概知道他是哪个“门派”的。这真的是一个偌大的“江湖”。能以处方辨医生。 “江湖”有风险,行医需谨慎。静脉输液是“针尖上的舞蹈”,只要技艺精深,一样笑傲江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2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爽方案细菌性败血症防治对策
- 下一篇文章: 被鱼虾蟹刺伤引发败血症处理海鲜要戴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