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介绍
病因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病情险恶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 临床表现 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多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多发生于出生前或出生时,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多系统受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常有脐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较早发型相对低。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发生: (1)黄疸:有时可为败血症惟一表现。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黄疸迅速加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 (2)肝脾大:出现较晚,一般为轻至中度大。 (3)出血倾向:皮肤黏膜淤点、淤斑、紫癜、针眼处流血不止、呕血、便血、肺出血、严重时发生DIC。 (4)休克:面色苍灰,皮肤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5)其他:呼吸窘迫、呼吸暂停、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 (6)可合并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等。 治疗 1.抗生素治疗 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用药原则:早用药,合理用药,联合用药,静脉给药。疗程足,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2.处理严重并发症 监测血氧和血气,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及时纠正休克,积极处理脑水肿和DIC。 3.清除感染灶 4.支持疗法 注意保温,供给足够热量和液体。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5.免疫疗法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cr/1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临床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发败
- 下一篇文章: 这类感染严重竟能导致败血症护理细节切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