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上微生物课时,很清楚的记得,有一位牛气冲天的老师说:病毒不能入血,如果大家不信,他可以带我们去北京找专家理论。当时,我觉得很好笑,病毒不能入血,那它这么感染其他组织细胞?怎么还用血液检测病毒核酸呢?这不是明显吹牛吗?不说了......

年4月17日,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在Lancet发表一篇关于《新冠病毒与病毒性败血症:观察与假说》的综述性文章,为未来新冠病毒基础研究提供意见与方向。内容丰富,值得翻译分享。

在临床实践中,研究人员注意到,即使没有明显的低血压,许多重症或危重新冠患者出现了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肢体冰冷和周围脉搏微弱。这些患者中许多都表现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表明可能存在着微循环功能障碍。还有,除了严重的肺部损伤外,一些新冠患者也出现肾和肝功能受损。根据败血症-3的国家共识,这些重症或危重新冠患者符合败血症与败血症休克的诊断,但是新冠病毒感染似乎是唯一的解释。76%的发生败血症新冠患者下呼吸道与血液标本培养细菌和真菌为阴性。因此,在重症或危重新冠患者中,使用“病毒性败血症”能更准确地描述临床表现。了解新冠病毒“病毒性败血症”的发病机制可为这些患者探索更好的临床护理。

一、病毒感染与器官的发病机制

在活检与尺检研究中,早期和晚期新冠患者肺部病例结果显示:肺部弥漫性损伤与透明膜的形成、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浸润肺部空间与肺泡壁弥漫性增厚。通过电子显微镜在支气管与II型肺泡上皮细胞观察到病毒颗粒。

此外,在某些新冠患者中,还出现脾脏萎缩、肺门淋巴结坏死、肾脏局灶性出血、肝脏肿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水肿与脑部神经元细胞变性。在新冠患者呼吸道标本、粪便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感染性病毒颗粒,结果显示重症新冠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是由新冠病毒直接攻击造成的。然而,目前还没有在尺检结果中观察到广泛的病毒颗粒传播的证据。还有,新冠病毒是否能直接感染除了肺部以外的器官,特别是高度表达ACE2的器官与表达L-SIGN的器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此外,新冠病毒从肺部怎么传播给肺外器官的问题仍然是个谜。已经观察到循环中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存在着变异,病毒毒力的差别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免疫反应与病毒性败血症

研究显示,在新冠患者中存在着大量的促炎症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包括TNF-a、IL-1β、IL-6、G-CSF、r-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a。与重症流感患者相似,细胞因子风暴在新冠患者免疫病理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原来研究显示,在流感病毒感染期间,通过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细胞质的模式识别受体(如TLR[TLR3、7、8]、RLR、NLR)识别病毒,产生细胞因子。然而,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知之甚少。确定细胞因子风暴产生的主要来源与细胞因子风暴后的病毒感染情况至关重要。这也能阐明新冠病毒感染期间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第一个细胞因子什么时候释放的?它们是那种细胞因子?还有,在重症新冠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中,不管是病毒直接损伤组织,还是细胞因子风暴作用,或两者都存在,这个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此外,阻断其中一种细胞因子能否影响临床结果需要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cr/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