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定义: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我国骨髓瘤发病率约为1/10万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40岁以下者较少见。男女比例为3:2。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1.骨髓疼痛和破坏:骨髓瘤细胞对骨骼的浸润和破坏,常导致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和骨折,骨痛为早期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在扁骨,而成人不再造血的四肢长骨较少受侵犯。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珠样结节者为本病特征。2.髓外浸润: 肝、脾、淋巴结及肾脏等受累器官肿大髓外骨髓瘤,即侵犯口腔和呼吸道等软组织。神经浸润。浆细胞白血病。3.贫血表现:除因大量骨髓瘤细胞排挤正常造血组织外,还与肾功能不全、慢性病性贫血和营养因素等有关。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感染:已发生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也可有病毒感染。高粘滞综合征:临床出现头晕、眼花、手足麻木、心绞痛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出血倾向:M蛋白致血管壁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还有血小板减少等。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肾功能损害:临床出现蛋白尿、管型尿、急性肾衰等,是本病仅次于感染的致死原因。 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是:游离轻链(本周蛋白)和蛋白管型损伤肾小管;高血钙;高尿酸血症等 诊断标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cr/8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说发热01临床诊断思维
- 下一篇文章: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