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也叫抗菌素,是一种能够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是青霉素,最早由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年于自然界中发现。抗生素的发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让人类的寿命有史以来第一次显著增加,标志着人类医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后来,经过研究者的不断深入,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现在临床上运用的抗生素有上百种,它们以不同方法对抗着不同品种的细菌,助患者康复。

不少人把抗生素等同为“消炎药”,误以为抗生素能够医治一切炎症。其实形成人体炎症的感染源有很多,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等。细菌形成的感染,抗生素医治才有用,而非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是无效的,如一般伤风、流感、大多数咳嗽和咽喉痛等。

耐药性的出现

其实,在细菌引起症状以前,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一般能够将它们杀死。有时候,即便症状已发作,人体的免疫系统也能通过白细胞吞噬这些有害细菌,对付感染。只有当细菌繁衍到十分巨大的数量,机体才需求一些协助,也就是抗生素要发挥作用的时候。

细菌并不是一进入人体就让我们患病,它们只需在免疫系统的绞杀下活下来,不断在身体内繁衍下一代(潜伏期),达到一定的数量才会引起症状。当抗生素发挥作用时,许多细菌在繁衍中被消除,病况便得到改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细菌都死亡了,少部分细菌依然在身体内存活着,若此刻停药,它们就能够乘机反扑,如果这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仍没有及时将它们压制,那么细菌又会卷土重来,使病情重复。这时候的细菌就没那么好对付了,它们是那些幸存细菌的子孙,就可能携带了对抗生素耐药的基因,这就使得原本有用的抗生素变成无效或作用变差。

所以理论上,抗生素应该使用到我们身体的免疫力能够把残留的细菌清除为止。

这些发生了耐药性的细菌留在患者体内,不仅使医治变得困难,更可怕的是它们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给其他人。那些被感染的人,尽管可能没有抗生素使用史,但由于被感染的是耐药细菌,原本应该有用的抗生素也会对他们变得无效,这也是为什么抗生素耐药性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威胁之一。如果持续不当使用抗生素,即便我们不断开发新药,也永远赶不上细菌变异发生耐药性的速度。如果状况持续恶化,有一天我们可能面对的是一切失效的抗生素,那时剖腹产等常见手术,乃至一次一般感染都可能变得致命。

目前,由于抗生素的有效性下降,许多的感染,如肺炎、结核病、败血症等已越来越难医治,有时甚至无药可治。例如,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用于医治大肠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但大肠杆菌对这种药物的耐药性已十分广泛,在许多国家中,这种医治已对半数以上的患者无效。

根据欧洲疾病免疫和控制中心在年11月发布的一项声明,欧盟每年有2.5万人死于耐药性细菌感染。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若不对抗生素耐药性采取行动,未来30年,抗生素耐药性每年可能会导致全球万人丧生,相当于每3秒就有一人离世,比癌症导致的死亡还要多。

国内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在我国的使用十分普遍,根据几年前的统计数据,我国抗生素人均消费量为克左右,而美国为13克。尽管这些年,医院、药房对抗生素的管控已比过去严厉了许多,但依然有亲戚朋友能够从某些药店无处方购买到抗生素。除此之外,一些医师十分依赖抗生素,单纯依靠血常规检查结果就判断是否需要用抗生素,这在国内好像很常见。而另一方面,一些患者也会自动要求医师开抗生素。据查询,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80%,远高于30%的世界水平。

年复旦大学针对江苏、浙江、上海多名8岁至11岁的在校儿童进行实验,结果显现:近6成儿童尿液中检出了18种抗生素种的至少一种。儿童抗生素的广泛暴露可能加剧细菌耐药,影响重要的临床医治,也可能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与人群健康形成潜在危害。已有相关研究发现,抗生素运用可能与炎症性肠道疾病、儿童哮喘以及肥胖有关。

同样,抗生素在我国养殖业的使用状况也十分严峻。例如,国内养猪业乱用抗生素已不是新鲜事,年我国抗生素使用量一年达16.2万吨,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入环境中。

抗生素什么时候用

临床上运用抗生素能够分为两种状况,一种是医治性药用,一种为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药,一般在手术前运用(肠、矫形外科手术等),避免手术可能引起的细菌感染。

医治性用药在断定为细菌感染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时使用,比方肺炎、鼻窦炎;如果是病毒感染则不需求使用抗生素,比如一般伤风、流感。

大多数肺炎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但五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病因却是呼吸道病毒;一岁以下的婴儿,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一般症状较轻,不需住院医治,多歇息和多喝水能够很快缓解。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则需抗生素医治。患上细菌性肺炎的孩子在接受抗生素医治后,症状一般会在24-48小时后改善。他们会退烧,精力变好,呼吸变顺畅,但可能依然会持续咳嗽好几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坚持使用完整个疗程,哪怕孩子看上去已经好多了。如果按医嘱服用抗生素三天后依然没有缓解,则可能是由耐药性细菌引起的肺炎,也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真菌引起的肺炎则比较罕见。

许多人会用抗生素医治伤风,嗓子一肿就要“消炎”。成人每年平均患2-3次伤风,儿童则更多,能够引起一般伤风的病毒至少种,最常见的类型是鼻病毒(rhinovirus)。抗生素既不能杀死这些病毒,也无法让患上了伤风的人感觉更舒适。

伤风一般不用看医师,但如果症状持续超过10天,并且没有改进,就应当寻求专业协助。如果小孩不满三个月出现发烧,也应立即就医。

正确运用抗生素

一旦抗生素失效,将是全人类的灾祸,我们有责任避免抗生素耐药性持续蔓延。如果确实需要抗生素,应遵照以下几点:

1.有处方才用。抗生素归于处方药,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如果怀疑自身遭到细菌感染也应该通过专业医师的查看和判别,这样才知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挑选恰当的抗生素。

2.准时服药。“准时服药”尽管不难理解,但实际上可能很多人做不到。例如一天吃三次的抗生素,应当每8小时吃一次(不是早、中、晚看心情服用),这样才有助于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然后彻底消除细菌。

3.服完阶段。按照医嘱服完整个阶段,即便提前感到病况有好转也要坚持,这样可完全消灭细菌,并减少耐药性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许多关于医治不同感染的相关方法,并根据最佳临床证据逐一建议了抗生素医治的持续时间和剂量。

4.不和他人分享抗生素。尽管有时病症类似,但也不能肯定患上的是同一种疾病,如果随意服用只会延误病况、产生耐药细菌,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同时,我们也不要把抗生素储存起来,留着下一次患病服用。

抗生素毫无疑问是人类医学史上一项十分巨大的发现,它挽救过无数生命,但也并非灵丹妙药。如果感染是由细菌所引起的,应遵照医嘱准时按量服用,不能因感觉症状好转而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这样才能避免病情反复而衍生出耐药细菌,这样在未来的某天,人类便不会因细微感染而无药可治。不得不使用抗生素的话,也要及时补充益生菌,来最大程度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同时维护人体的菌群平衡。

赞赏

长按







































治疗效果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zz/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