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现在哪里就诊 https://m-mip.39.net/zjft/mipso_9111160.html

介绍三种菌:

大肠埃希氏菌、血链球菌、李斯特菌。

01

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coli

大肠杆菌是短杆菌,两端呈钝圆形,属革兰氏阴性菌,于年首次被发现。

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腹泻,肠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菌血症和其他临床感染(如新生儿脑膜炎)。

生化代谢活跃

大肠杆菌的生化代谢非常活跃。大肠杆菌可以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个别菌株不产气,大肠杆菌还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多种有机酸盐。

大肠杆菌具有三种硝酸盐还原酶和三种一氧化氮还原酶。因此,大肠杆菌菌株能够将不可发酵的营养物/硝酸盐转化为可发酵的硝酸盐。

传染性

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会严重危害健康。大肠杆菌的肠道传染具有比较广泛的特性,而食品在生产、包装及运输过程中极易感染此菌,进而引发传染性疾病。

大肠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因为在胃肠道感染患者的粪便中有大量大肠杆菌病原菌排至体外构成的。大肠杆菌在人之间的传播途径多是通过粪—口这一传播途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引起大肠杆菌病散发或流行。

致病型、症状及毒力因子

致病机制

克罗恩病中,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对宿主细胞的侵袭作用(下图)。回肠粘膜的异常定植是由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与肠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引起的。

Mirsepasi-LauridsenHC,etal.,ClinMicrobiolRev.

溃疡性结肠炎中,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感染(下图)。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通过细菌识别衰变/加速因子(DAF),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1或CEACAM6(通过Afa/DrCEA粘附素)来启动其与完全分化的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Mirsepasi-LauridsenHC,etal.,ClinMicrobiolRev.

预防

益生菌可能是预防几种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益生菌是可行且安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能够在肠道中定植,与致病菌竞争。

短链脂肪酸的产生速率取决于结肠中微生物群的种类和数量。短链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并有助于抑制肠内大肠杆菌的生长。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纤维是发酵的底物,可产生短链脂肪酸。

高脂/高糖饮食会导致微生物失调,黏液层厚度减少,通透性增加,增加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定植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AllocatiN,MasulliM,AlexeyevMF,DiIlioC.EscherichiacoliinEurope:anoverview.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10(12):-.PublishedNov25.doi:10./ijerph1012

殷泽禄,万虎.大肠杆菌的研究综述[J].甘肃畜牧兽医,,():33-35.

Mirsepasi-LauridsenHC,VallanceBA,KrogfeltKA,PetersenAM.EscherichiacoliPathobiontsAssociatedwithInflammatoryBowelDisease.ClinMicrobiolRev.;32(2):e-18.PublishedJan30.doi:10./CMR.-18

02

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sanguinis

血链球菌属革兰氏阳性,无孢子形成的兼性厌氧菌。像其他链球菌一样,血红链球菌的细胞分裂沿单个轴发生,从而形成链球或成对链球菌。

血红链球菌是一种共生细菌,广泛分布在口腔中,主要是牙齿表面,口腔粘膜的表面和人唾液。

血链球菌在不同的牙齿位置,血红链球菌的生物量可能存在显着差异。它以较高的比例存在于牙齿的下门齿/犬齿位置,但以较低的比例存在于牙齿的上门齿。

生物膜的形成对细菌适应环境和侵袭宿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血链球菌是口腔生物膜发育的开拓者和关键角色。

机制

血链球菌最初的附着是由它的毛和粘附素促成的,葡聚糖和eDNA的产生促进血链球菌生物膜的成熟。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链球菌可能抑制龋齿的产生。体外研究表明血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之间存在竞争,变形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龋物种。

ZhuB,etal.,FutureMicrobiol.

16SrRNA测序结果表明,血链球菌可能与牙周健康有关。与患病的龈下微生物组相比,健康人的血链球菌的丰度显著增加。

然而,体外研究表明,血链球菌也可能促进后续与牙周炎相关的病原体附着。

血链球菌与牙周炎相关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ZhuB,etal.,FutureMicrobiol.

除了在口腔中作为主要定居者的作用外,血链球菌还被广泛认为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或心内膜感染的病因。在一般条件下血链球菌定植于牙菌斑中,对人体无害,但当其通过口腔内的微小创口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就有可能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参考文献:

HaffajeeAD,TelesRP,PatelMR,SongX,YaskellT,SocranskySS,Factorsaffectinghumansupragingivalbiofil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zz/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