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农医考公告第5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办法》,现就0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时间公告如下。

一、考试时间

00年11月15日。具体安排为:

基础预防卷:上午9:00—11:30

临床综合卷:下午:00—4:30

二、准考证打印时间

00年11月1日—15日

其他事项仍按照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农医考公告第4号执行。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

  (代章)

  00年10月16日

0—猪肺疫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1、流行特点

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猪是其中一种,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小猪和中猪的发病率较高。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传染源,病原体随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传染。带菌猪受寒、感冒、过劳、饲养管理不当,使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自体内源性传染。猪肺疫常为散发,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疲劳、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另外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此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洪涝灾区高温季节多发,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本病常见于中、小猪发病;一年四季中,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变季节发生最多,南方易发生于潮湿闷热的5~9月,以流行性猪肺疫出现。

2、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5天,一般为天左右。主要症状为体温明显升高(4.℃),食欲废绝,呼吸极度困难,持续性咳嗽,可视黏膜发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侧、四肢内侧出现红斑,死亡率高达50%。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体温升高(40~4℃),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结膜充血、发绀。耳根、颈部、腹侧及下腹部等处皮肤发生红斑,指压不全褪色。最特征症状是咽喉红、肿、热、痛,急性炎症,严重者局部肿胀可扩展到耳根及颈部。呼吸极度困难,口鼻流血样泡沫,多经1~天窒息而死。急性型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除败血症状外,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痉挛性干咳,有鼻漏和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呼吸困难,常做犬坐姿势,胸部触诊有痛感,听诊有哕音和摩擦音。多因窒息死亡。病程4~6天,不死者转为慢性。慢性型主要呈现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病猪持续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胸部听诊有啰音和摩擦音。关节肿胀。时发腹泻,呈进行性营养不良,极度消瘦,最后多因衰竭致死,病程2~4周。

3、鉴别诊断

本病的最急性型病例常突然死亡,慢性病例的症状、病变都不典型,并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单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难以确诊,应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及细菌学检查的综合资料分析、判定。注意与猪瘟、猪丹毒相区别。最急性病例,咽喉部的肿胀和炎症,剖检时的胶冻样浸润都与败血型的炭疽相似,但猪急性炭疽很少发生,且不形成流行。剖检时炭疽脾脏肿大与猪肺疫不同,如取局部病料细菌学检查,两者病原形态等有明显的不同,易于区别。

4、防治措施

在部分健康猪的上呼吸道带有巴氏杆菌,由于不良因素的作用,常可诱发本病。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办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以增强猪体的特异性抵抗力。

发病时,隔离病猪,及时治疗。病猪可用青霉素水剂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3~5天。链霉素为1g,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0%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小猪为10~15mL,大猪为0~30mL,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次,连用3~5天。

对洪涝地区做好消毒和护理工作。猪舍的墙壁、地面、饲养管理用具要进行消毒,粪便废弃物堆积发酵;必要时,对发病群的假定健康猪,可用猪肺疫抗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剂量为治疗量的一半;患慢性猪肺疫的小僵猪淘汰处理为好。

03—输氧

输氧疗法是一种支持疗法,其目的在于防止动物缺氧,增加动脉血氧的张力,使脑和其他组织氧张力恢复到正常水平。或在未取得治疗效果之前控制病情的恶化及危险的发生。在小动物临床上,多用于抢救危重病例或某些手术和各种类型的缺氧。

1.适应证

中枢性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道和肺部病变;循环系统衰竭;胸部损伤或胸腔手术;组织中毒性缺氧。

.输氧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面罩给氧、鼻导管给氧、气管插管给氧、气管穿刺给氧、氧帐给氧、静脉输氧等方法。

3.原则和应用

合理采用氧流量,输氧时一般(如肺水肿)给予低流量吸氧,但是对于肺不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病例可以考虑加大氧流量。输氧时应在纯氧中加入5%浓度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兴奋呼吸中枢。气管插管输氧时,必须配合人工呼吸机。输氧时间不宜太长,补办不超过1h,以防氧中毒或“氧烧伤”。输入的氧气应适当湿化,以免引起黏膜干燥。严密注意动物输氧后的反应,若病情好转,呼吸改善,心跳减慢,则说明输氧见效;病情若无好转,则应检查输氧方法是否得当,给氧导管有无堵塞,或氧流量过大、浓度过高而产生呼吸抑制。高氧液在配制后及时应用,在使用过程应严防污染。同时,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并发症。

04—输血

1.适应证

输血疗法是兽医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使用全血进行输血。输血疗法主要适用于大失血、脱水导致大量体液丧失、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蛋白质缺乏症、恶病质、中毒性休克、血细胞减少症、血友病、白血病、败血症及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危重病等。

.原则及应用

在输血前,应先检测动物的血型或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常用的输血方法是静脉输血,如静脉输血有困难,可进行腹腔输血。输血整个过程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采血过程。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严禁输入气栓和血栓。不宜用同一供血动物反复输血,以防发生过敏反应。肉眼不能确定配血是否凝集时,可用低倍镜观察。在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动物的反应,如出现不安、痉挛、心悸、呼吸急促、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停止输血,采取强心、抗过敏与对症治疗措施。

关于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缴费的通知

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之猪链球菌病、注射

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之日本血吸虫病、常用穿刺技术

洪涝灾害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南之消毒、症候学(疼痛、意识障碍、瘫痪)

洪涝灾害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南之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症候学(流涎、腹泻、便秘)

非洲猪瘟消毒规范、症候学(咳嗽、红尿、呕吐)

非洲猪瘟诊断规范、症候学(黄疸、呼吸苦难、发绀)

免责申明:

本内容不是原创,供大家学习。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zz/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