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80030.html医院订阅哦!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和肠聚集型大肠埃希菌(EAEC)5群。 鉴别要点 IMViC++--,山梨醇/麦康凯平板上呈无色菌落,不发酵山梨醇或迟发酵,为本菌的主要特征。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婴幼儿水样或蛋花汤样便,EPEC分型血清作O:H分型。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水样便,需要测定ST和LT两种肠毒素及血清分型。ST的检查可用兔肠段结扎试验,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DNA探针)检测。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细菌性痢疾样便,生化特性与志贺菌相似,不发酵或迟发酵乳糖,赖氨酸脱羧酶阴性,无动力,EIEC分型血清作O:H分型,豚鼠眼结膜试验、HELA细胞侵入试验阳性。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早期为水样便后为血便,EHEC有50多个血清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肠埃希菌:H7,可用EHECO:H诊断血清进行分型。 临床意义 EPEC是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伴有低热、呕吐和腹泻,黏液便不带血。轻者不用抗生素治疗,对严重EPEC感染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ETEC是引起旅游者和婴儿腹泻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为水样腹泻、恶心、呕吐、寒战,有时发生脱水及中毒症状。轻者不用抗生素,较重者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EIEC与志贺菌有共同抗原,其发病机制与痢疾相似。引起痢疾样症状,发热和肠炎,黏液血便,便中有红、白细胞。 EHEC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肠炎,临床表现为低热、痉挛性腹痛,开始水样便,继而血样便。 微生物资讯 分享关于微生物的方方面面 何京您的赞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xebxz/4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预计到年,全球败血症治疗市场规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