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腐蹄病的病因防范诊断与治疗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10311.html 腐蹄病也叫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是羊、牛、猪、马饲养过程中都能够发生的一种传染病,羊腐蹄病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是由坏死杆菌侵入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烂伤流出脓性分泌物。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发炎、坏死。因为病常侵害蹄部,因而称“腐蹄病”。此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在西北的广大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羊只的发展危害很大。 01.腐蹄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在饲养管理方面,主要是草料中缺乏钙、磷,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和不正;腐蹄病常发于湿雨季节,羊只长期拥挤,环境潮湿,相互践踏,都容易使蹄部受到损伤,细菌往往就是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造成病情。腐蹄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可以使羊群中%的受到传染,甚至可传染给正在发育的羔羊。 02.腐蹄病的症状 患腐蹄病的牛羊食欲降低,精神不振,喜卧,走路跛。初期轻度跛行,趾间皮肤充血、发炎、轻微肿胀,触诊病蹄敏感。病蹄有恶臭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蹄底部有小孔或大洞。用刀切削扩创,蹄底的小孔或大洞中有污黑臭水迅速流出。趾间也常能找到溃疡面,上面覆盖着恶臭物,蹄壳腐烂变形,牛羊卧地不起,病情严重的体温上升,甚至蹄匣脱落,还可能引起全身性败血症。病初轻度跛行,多为一肢患病。随着疾病的发展,跛行变为严重。如果两前肢患病,病羊往往爬行;后肢患病时,常见病肢伸到腹下。进行蹄部检查时,初期见蹄间隙、蹄匣和蹄冠红肿、发热,有疼痛反应,以后溃烂,挤压时有恶臭的脓液流出。更严重的病例,引起蹄部深层组织坏死,蹄匣脱落,病羊常跪下采食。腐蹄病的病程比较缓慢,多数病羊跛行达数十天甚至数月。由于影响采食,病羊逐渐变为消瘦。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因为继发感染而造成死亡。 03.关于腐蹄病治疗方案 1.隔离治疗 经诊断为羊腐蹄病后,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及时将患病羊进行隔离治疗,治疗可用4%~6%的硫酸铜溶液进行脚浴,同时配合抗生素全身治疗。严防疫病蔓延,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创口处理 如果脓肿未破,应切开排脓,用清水洗净蹄部污物,除去坏死、腐烂的角质。若蹄叉腐烂,可用2%~3%来苏儿或饱和硫酸铜溶液或饱和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患部,再撒上硫酸铜或磺胺粉或涂上磺胺软膏,用纱布包扎;也可用5%~10%的浓碘酊或3%~5%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若蹄底软组织腐烂,有坏死性或脓性渗出液,要彻底扩创,将一切坏死组织和脓汁都清除干净,再用2%~3%来苏儿或饱和硫酸铜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患部,用棉球蘸酒精或高度白酒擦干患部,并封闭患部。 3.药物治疗 (1)用四环素粉或土霉素粉填上,外用松节油棉填塞后包扎。 (2)用碘酊涂擦,再用麻丝填实、包扎。 (3)用磺胺类或抗菌素类软膏填塞、包扎,再涂上松节油。 以上各种治疗方法每隔2~3天需换一次药。对急性、严重病例,为了防止败血症的发生,应用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全身防治。 04.关于腐蹄病预防的预防措施 消除或避免患病条件 (1)羊舍要合理控制漏缝宽度,及时清理羊舍突出的异物(如铁钉、木刺等),及时修复损坏的地面,防止楼面漏缝过宽夹伤羊只蹄部和异物损伤蹄部,有效降低羊只因蹄部损伤感染病原的概率。 (2)按照强弱分群的原则对羊群进行分群管理,合理控制羊舍内羊只密度,防止羊只频繁打斗造成损伤和踏伤。 (3)注意圈舍卫生,经常对圈舍及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干燥。彻底清扫、消毒被污染场地和圈舍,病羊放牧过的牧地或使用过的圈舍应空置60天以上并彻底消毒后再用,也可采用异地放牧饲养。羊舍入口处设置生石灰消毒盒,羊只进出羊舍均可对蹄部进行有效消毒,并可保持羊只蹄部干燥。 来源:吉美杨河编辑:王海苗审核:马龙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xebxz/6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羊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