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被虾姑扎了下手指,医院还差点丧命,这是怎么回事?

50岁出头的杨女士在处理海鲜时不慎被活蹦乱跳的虾蛄扎了一下手指,导致整只手掌红肿剧痛。经医生诊断,杨女士疑似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若没有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

只渗出一点点血

整个手掌红肿痛

——————————

杨女士平时身体还不错,被虾蛄扎到的是她的左手中指,当时只是渗出一点点血,杨女士觉得问题不大,也没做什么处理。可没过多久,她的左手中指乃至整个左手掌都出现红热肿痛。此时,杨女士才意识到情况不对,便赶医院手外科专科就诊。

“经检查发现,杨女士可能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好在她就诊及时,我们清理并消毒了伤口,并给她打了破伤风针和应用抗生素。目前她的病情基本稳定,但接下来几天仍需观察治疗。”医院院长邢峰说道。

——————————

海洋创伤弧菌

死亡率极高

——————————

海洋创伤弧菌是普遍生存在海鲜中的一种细菌,如果接触到或食用了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产,如被海鲜鱼类、贝类、虾、鱼钩等刺伤或食用生蚝、牡蛎、生鱼片等,都可能感染此细菌。临床上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过程相当迅速,且死亡率极高。甚至有研究发现,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所以海洋创伤弧菌常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不过,这类病菌所产生的伤害程度也因人而异。”邢院长解释说,免疫能力强者一般症状较轻、恢复较快;免疫力差的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尤其是慢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患者更容易感染海洋创伤弧菌。酗酒、糖尿病、慢性肾衰、肿瘤等患者也须注意。

——————————

感染病例罕见

每年5月到10月高发

——————————

邢院长提醒大家,虽然海洋创伤弧菌很凶险,但感染病例其实是十分罕见的,大家不用惊慌。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5月到10月是创伤弧菌的高发期。医生建议市民,处理虾蟹、生蚝、牡蛎、海鱼等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扎伤感染;皮肤若有破损,不要接触到海水和海产品。此外,市民如在接触了海水或者海产品后,发现有伤口红肿热痛的症状,或者在生食海鲜后,出现胃肠道不适,千万不要忽视,一定要警惕起来,最好及时就医。

——————————

吃下二两白酒加半碗生牡蛎

50多岁男子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

苍南一名50多岁的酒精肝患者,平时喜欢饮酒、吃海鲜。6月2日,患者因发烧去过诊所,起初以为是感冒,打了点滴。两天后病情不见好转,6月4日,患者的双腿出现红肿,并疼痛难忍,随之出现休克,医院,后因病情严重,被送到温医一院进行抢救,确诊为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医生介绍,患者在这之前就患有酒精肝,还生吃过牡蛎,可能就是因此感染上该病。

患者的女儿说,5月31日,她们在苍南舥艚买了这些牡蛎,是当地人在海边刚挖过来的,比较新鲜。父亲平时很少吃牡蛎,那天牡蛎里放了醋,大家都吃了,只有父亲发了病。

“父亲吃了半碗左右,大约二十只。”患者的儿子说。

患者的儿女说,父亲平时爱喝酒,每天二两白酒左右,有应酬的时候,会喝得比较多。

温医一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卢中秋教授告诉记者,人体感染创伤弧菌,临床最常见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及原发性败血症。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食入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蚝、蚌类等海产及生鱼片;二是从皮肤上直接感染,如果身上有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便有可能感染到此弧菌。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xebxz/9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