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近10万患者浦江这个张姓医师绝对值
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 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举此“悬壶济世”的典故只想说明中医较古老了,可以说它承载着古代人民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也因为先人们的长期实践,才有了今日的理论体系... 而今次要说的52岁的中医张长根从医36载,学医前也有一番同病痛搏斗的经历。 -01- 少年的张长根患了败血症,无奈只能辍学医治。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可以说几乎是耗尽家财。 16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医院内遇到一个土郎中。郎中告诉他,不妨试一下中药,然后给他开了一个方子。奇怪的是,少年的张长根居然在病情上有好转。正是因为这种神奇,张长根开始对中药药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期的病患让他的家庭在经济上显得拮据,也正是因为辍学他失去了高考的机会。所以他四处寻访名医,打算做一个中医医师。 而那时,西医正开始兴盛起来... -02- 《中华本草》()记载,共有中药种,如果加上其他少数民族用药,最新统计是余种。光要记下这些药名就不简单了,记完名字还得知道药理,不怕断错症就怕下错方。 对于张长根来说学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后来拜了义乌的一位主任医师学习中医知识。据说当时这位义乌医师还是略有名气的。无奈当时,西医兴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看西医了。这时候就有人劝他,要么放弃吧。 张长根觉得中医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坚持到了最后。 到今天,他在浦江、金华两地多家药房之间来回。按照他每年接触2千多名患者来说,至今已经接触了差不多近10万了... -03- 可以说,张长根开始接触中医是因为自己患病,这就有点久病成医的味道了。 而从久病成医到考取个体医生资格症,从偶遇土郎中到成为一名医师,张长根说最让人欣喜的事就是看着患者慢慢变好。 有一位患者,因脑瘤引起中风,在医院做过手术之后,行动一直不便,甚至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张长根接触到患者后,根据自己的经验,下了方子。据说20多天过后,患者可以自己摸出米去闲逛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会让他觉得很欣慰,觉得自己当初的坚持是没有错的。 -04- 张医生说,中医辩症,西医辨病。而这辨症离不开望闻问切,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得的本领。需要学习,也需要在长期的断症中去总结。 中医注重药食同源,秋冬季节易受风寒。张医师建议大家在家中常备些生姜、红糖、紫苏叶。如果感冒,取土生姜3片,紫苏叶10克,红糖适量,小孩减半,熬成一碗汤药服用即可。 编辑:LL00 新闻爆料 PS:欢迎提供身边有趣人物的新闻线索,提供线索都有不低于元的爆料奖励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yebxz/1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警惕头孢曲松钠7种不合理用法
- 下一篇文章: 既便宜又好用的药,恩诺沙星在猪场中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