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艾药艾灸法治疗宫颈炎
学习各种艾灸方法、艾灸知识,掌握艾灸方法治百病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黏稠的黏液或脓性黏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造成此病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是性生活过频、人工流产等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化脓菌直接感染造成的。无论何种原因,宫颈炎对女性的健康都是一种威胁。在确诊后,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施灸,每次取3~4穴,通过调理机体内的阴阳平衡,使气血通畅,达到治病的目的。 艾灸治疗宫颈炎:归来穴、带脉穴、三阴交穴、子宫穴、太冲穴、丰隆穴、关元穴、肾俞穴 一般艾灸 0 归来穴 归来穴的位置:归来穴位于脐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次,每次灸5~5分钟。 作用功效:健脾益气,升阳固脱。 02 带脉穴 带脉穴的位置: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第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章门穴下方2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身体平躺或直立,腋下中线与肚脐横线的交点处就是带脉穴。 施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次,每次灸5~5分钟。 作用功效:排毒,调治内分泌的不平衡。 0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小腿内侧,骨踝突出处上方量出约4横指宽处的骨骼后侧边缘就是三阴交,按压时会稍微感觉疼痛。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此穴可自行施灸。取坐位,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次,每次灸5~5分钟。 作用功效:疏通任脉、督脉、冲脉气血,养护子宫和卵巢。 04 子宫穴 子宫穴的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6横指宽)、距前正中线3寸(4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次,每次灸5~5分钟。 作用功效:活血化瘀,加强子宫的提升收缩能力。 辨证加灸 症状尿急且频,小便赤黄,身体沉重有疲乏感,舌苔发黄。 05 太冲穴 太冲穴的位置:太冲穴位于脚背面,第、2脚趾根部结合处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次,每次灸0~5分钟。 作用功效:行气解郁,清利下焦。 06 丰隆穴 丰隆穴的位置:丰隆穴位于脚部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次,每次灸0~5分钟。 作用功效:化痰湿,清神志。 症状腰膝酸软酸疼,头昏目眩耳鸣,失眠多梦,健忘,经量减少,形体消瘦。 07 关元穴 关元穴的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次,每次灸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补肾壮阳,理气和血,壮元益气,补益下焦。 08 肾俞穴 肾俞穴的位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施灸,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次,每次灸0~20分钟。 作用功效:外散肾脏之热,培肾固本,调气回阳。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yebxz/9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1病症慢性宫颈炎的用药方案第1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