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在美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专家难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作者:记者王振雅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信息,耳念珠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目前已遍布美国一半以上的州,成为紧迫的公共卫生威胁。据CDC称,近一半感染了耳念珠菌的患者会在90天内死亡,而且在受感染的住院病人中,估计有30%至70%的人最终会死亡。“这是一种新的真菌,其致死率高、高传染性,容易发生院感,耳念珠菌是耐药真菌,目前缺少特效治疗药物。”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蒋子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我们一定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高对该真菌的认识与科普。新真菌在全球多国发现,美国一半感染者死亡耳念珠菌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酵母菌,因为其最先从外耳道发现,所以称为耳念珠菌。年首次在日本发现。近年来,耳念珠菌在全球30多个国家有报道,目前该真菌在美国为较为严重的流行传播。从年到年,美国的感染人数增加了59%,达到人,年感染人数增加了95%,达到人,年感染人数进一步上升,达到人。“耳念珠菌作为一类重要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能够广泛定植于黏膜和皮肤上。”蒋子栋介绍,由于免疫抑制药物、抗生素过度广泛使用变异出了新的真菌,耳念珠菌耐药性高,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耳念珠菌现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因医院环境和设备上且难以有效消除,成为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源头。“耳念珠菌能停留较长时间,并且能通过病人和被污染的物体传播。”蒋子栋介绍,皮肤可携带该菌,不造成感染,但可传播给其他人。该菌可引起重度感染,多重耐药时导致治疗困难,容易播散。预防是关键,早诊断避免院内感染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在我国,年已有18例患者感染耳念珠菌。年6月,耳念珠菌在某院重症科病区内传播,1例患者发医院感染,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年,医院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出耳念珠菌,这是我国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但在该患者其他部位及周围环境中未检出耳念珠菌。截至年8月,中国公开报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报道数量已有25例。接触传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极易在病区,医院内播散。年6月6日我国某院重症科1例长期住院患者(章某)检出耳念珠菌,随后在该重症科14例在院患者进行筛查发现,其中8例患者检出耳念珠菌9株。而章某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多年,长期滞留重症病房,免疫力低下,最终出现耳念球菌败血症,抢救无效死亡。但其他7例检出耳念珠菌的重症患者,均无临床正常,考虑为定植菌。经过采取积极防控措施,7例定植患者后期复查均转阴,未在病房内发生暴发流行,由此说明,目前耳念珠菌是可防可控的,医院感染,也无需恐慌。蒋子栋提醒,“对于进入过疫区后回国的人,回国前、回国后,一定要认真清洗身体与衣物,并进行消毒,同时,不要接触有免疫力缺陷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医院看病人。”此外,对于预防耳念球菌早诊断非常重要。蒋子栋介绍,如果临床上,医生发现耳道出现感染、并伴有不明原因的高热、腹泻、呼吸困难的患者,一定要其转到上级专业检查机构进一步检查,不要误判、漏判,发现疑似患者,要采取相应隔离防控措施,才能避免大规模传播。参考文献:①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微生物学学组:《成人耳念珠菌感染诊治防控专家共识》.《临床检验杂志》年8月第38卷第8期。③汪俊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耳念珠菌感染的调查与防控》.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3月第22卷第3期④黄小强等:《耳念珠菌感染研究进展》.医院感染学杂志年第30卷第2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11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耐冷的李斯特菌能致命,也许你家冰箱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