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一下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鸭鹅等禽类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侵害小鸭,眼和鼻孔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抽搐,斜颈。2-3周龄易发病,1周龄以内的很少发病,主要可能是1周龄以内有母源抗体的保护,成年鸭可带菌而不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是冬春季节温度偏低。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性传播:通过呼吸道和伤口传播。病鸭是直接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雏鸭脚垫裂口而传播。 2.间接接触性传播:被病鸭污染的饲料,垫料,饮水,用具等是间接的传播途径。育雏鸭舍内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粗放,饲料中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D3缺乏,微量元素缺乏以及蛋白质水平过低等也是传染性浆膜炎的诱发因素。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症状分为: 1.最急性型,没有任何症状,突然出现死亡。 2.急性型,精神沉郁,缩颈,嗜睡,腿软,不愿走动,共济失调,食欲减退。眼内有泌物,常使眼睛周围的羽毛粘连而脱落。鼻孔流出浆液性或者粘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黄绿色。病鸭临死前出现摇头,角弓反张,抽搐等而死亡。一般小鸭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大约1-2小时,很少超过12个小时。所以出现背头,角弓反张这些都是临死以前病鸭出现的神经症状。 3.亚急性型或者慢性型,多为7-8周龄鸭,病程在1周以上。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卧地,不愿走动,双脚软而无力,皮肤干燥,关节有炎症,呈犬卧姿势。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头颈歪斜90度左右转圈或者倒退,消瘦,最后病鸭死亡。 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的病理变化: 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就是三炎-----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同时出现脾脏肿大,脾脏坏死,鼻窦有脓性分泌物。单独感染传染性浆膜炎,有轻微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特别是肝周炎。如果包心包肝比较厉害的情况下,一般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几率高。 鸭传染性浆膜炎如何防治? 治疗:独利净+卡巴匹林钙+肠杆快克 预防: 1.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鸭舍内氨气,保持鸭舍干燥,防止鸭舍潮湿。有的说鸭比较喜水,在水里面鸭子戏水是提高免疫力,但如果在鸭舍内一定要保持鸭舍干燥。如果鸭子生病,要提高病鸭舍内温度1-2度,特别是冬季。冬季鸭舍内温度偏低,是造成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重要因素。 2.改变饲养密度,密度过大造成生长缓慢,也易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改变饲养密度的同时,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特别是发病期间。 3.最好是全进全出,便于彻底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经常发病的鸭场,发病日龄前2-3天添加肠杆快克,可以大大减少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几率。 备注: 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最主要的就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鸭舍干燥! 有更多养殖问题欢迎留言咨询。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白癜风专家祛白季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3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牧院兽医一例仔猪猪瘟感染的临床诊治
- 下一篇文章: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注意区分生理性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