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医院收诊了两名鼠疫患者,后来消息得到了确认。医院确实接诊了鼠疫患者,但这两名患者不是在北京患上鼠疫的,也不是当地人。而是两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患者,来到北京治疗的。而且目前患者已经在北京市得到了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也已经落实。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恐慌,也不要以讹传讹。

但对鼠疫有正确的了解和防护是必要的。

传染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疾病,顾名思义是最严重的一种。和它并列在甲类传染病的只有霍乱。像大众比较熟知且害怕的非典、艾滋病、禽流感等,只是乙类传染病。鼠疫的传染源是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常见的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都是比较危险的传染源。(土拨鼠的学名就是旱懒)这种看似可爱的动物,其实暗藏危机。它们身上往往滋生着各类寄生虫,它们是鼠疫菌的重要传播来源。所以说以后对于这种看起来萌萌的家伙一定要远离。人类对鼠疫普遍比较易感,除了直接接触到旱獭的,比如猎杀、剥食感染上鼠疫的,跳蚤叮咬了它们,再叮咬人,也会传染。

如果健康的人和患有肺鼠疫的病人接触后,也会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发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感染鼠疫后的普遍症状有低烧、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肺鼠疫的病人发病迅速,呼吸、咳嗽,会磕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如果抢救不及时,2-3天内就会死亡。败血症型鼠疫(浓毒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会出现神志不清、皮肤黏膜及各部位出血等症状。

预防

不必恐慌,但必要的预防是一定要做的。如果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上报紧急情况,并将病人严密隔离,排泄物消毒。各类鼠疫病人应分别隔离。加强对跳蚤的消灭力度,喷洒安全有效的杀虫剂,宠物也不能放过。避免与咳嗽者接触,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出行戴上口罩。远离鼠类、旱獭等啮齿类动物,别因为觉得它们可爱,就去肆意触摸、挑逗、喂食。如果不放心,觉得自己有鼠疫的类似症状,医院寻求诊治,早查清查明,自己放心,也别耽误诊治。鼠疫虽然没灭绝,但是已经基本控制了流行。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通常不存在鼠疫,所以大家无须“谈鼠色变”。最后,请大家不要传播不实谣言、未经证实的消息,以官方通报消息为准。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加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