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霍乱

鸭霍乱,又称鸭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

病原: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不运动、有英膜、不形成芽胞的短杆菌。在添加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形成露滴样小菌落。新分离的培养物、组织和血液涂片中的细菌用姬姆萨或瑞氏染色的两极浓染。

流行特点:

易感日龄各种日龄各种品种的鸭均易感染本病,产蛋鸭最为易感。此外,鸡也可感染霍乱。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流行形式强毒力菌株感染后多呈败血性经过,急性发病,病死率高,可达30%-40%,较强毒力的菌株感染后病程较慢,死亡率亦不高,呈散发性。

促发因素断水断料,突然改变饲料,天气的突变等环境应激

因素都可使鸭出败的易感性提高。

临床症状

1、急性型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减少、口、鼻分泌物增多而引起呼吸困难,摇头企图甩出喉头粘液,腹泻。

2、慢性型常表现为慢性关节炎,肺炎,气囊炎等,此病在临床上少见。

剖检病变急性病例明显的剖检病变为急性败血症,心冠脂肪上有出血点,肝、脾肿大,表面有针尖大的灰白色坏死点,肠道出血严重,肠内容物呈胶冻样、肠淋巴集结环状肿大、出血,有的腹部皮下脂肪出血、产蛋鸭卵泡出血,破裂。

诊断

根据流行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实验室工作。

防治措施

1、管理措施清除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贮存宿主(病禽或康复而仍携带病菌的家禽)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应激,可以有效地预防鸭霍乱。

2、预防在鸭霍乱流行地区,应当考虑免疫接种,可供选用的疫苗有: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禽霍乱弱毒疫苗,禽霍乱灭火活苗等,选用后两种疫苗应考虑当地流行的禽多杀性巴氏村菌的血清型型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cr/1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