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你没看错,针灸可提高药物治疗肺炎败血症的疗效。

中国医院的研究人员将电针与药物疗法相结合。与接受药物单一疗法的患者相比,接受药物疗法和电针疗法的患者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在药物治疗方案中增加针灸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帮助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抗发热作用,并减轻炎症反应。

这项调查的意义在于,针对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方法为挽救生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败血症“每年影响全世界万人,有可能导致万人死亡。”

医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以下研究设计。

本研究共治疗和评估了例肺炎性败血症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减轻疼痛和发烧的药物,水电解质管理,营养支持)和抗感染药物。除了给予药物对照组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外,治疗组还接受了针灸。

每个随机分组的统计分解如下。治疗组由34名男性和26名女性组成。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6.1岁。对照组由32名男性和28名女性组成。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5.9岁。在性别,年龄和其他与患者结局指标相关的人口统计学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针灸和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和抗感染药。抗感染疗法包含毫克的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一种抗生素)和毫升的5%葡萄糖溶液。两种药物通过静脉滴注总共90分钟。

治疗组使用的穴位包括:

lLI4(合谷)

lLI11(曲奇)

一旦手动针刺达到了得气感,便应用电针刺(HANS型)。施加了2/Hz的色散密集波。每次电针疗程持续30分钟。

评价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四个小时使用多种仪器测量患者状态。首先,记录退烧开始时间和总退烧时间。退烧的起效时间是指体温下降0.5℃的时间。总发烧消除时间是指体温恢复到37℃的时间。

第二,测量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8和IL-10。TNF-α,IL-1β和IL-8是促炎因子,IL-10是抗炎因子。第三,记录了血清乙酰胆碱(ACh)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水平。在ChAT的催化下,胆碱和乙酰辅酶A合成ACh。

它是迷走神经释放的主要神经递质,作用于巨噬细胞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第四,比较了CD4+细胞百分比,CD8+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率。CD4+细胞是T辅助细胞。CD8+细胞是T抑制细胞。CD4+/CD8+细胞的比例用于量化免疫系统状态。较低的CD4+/CD8+细胞比率表明感染风险增加。

针灸治疗组的退烧起效时间和退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小时,治疗组血清TNF-α,IL-1β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血清ACh和ChAT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D8+细胞百分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

结果

结果表明,针刺与常规抗感染治疗相结合成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案比使用常规护理和不带针灸的抗感染药物更有效。结论是针灸治疗肺炎性败血症是安全有效的。

文章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cr/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