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3个饮食误区,最好一个都别中
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与控制,除了正常的治疗以外,饮食上的调整也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需要注意,饮食上的调整要按照医嘱来,切勿用力过猛,比如: 错误1:过分控制饭量 这点很多患者都犯过,有些是因为医嘱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太多,导致患者直接“一刀切”,干脆都不吃了,于是部分患者连主食都给限制了 身体摄入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都缺乏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这点也是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之一 即便是为了减重而减轻肾脏负担,也不能控制饭量控制过头,一般推荐用淀粉、粉丝、粉条、薯粉、藕粉来代替部分米面,吃肉时用“白肉”代替“红肉”,摄入优质蛋白? 错误2:用补汤来进补 很多人认为“缺啥补啥”,认为补汤能促进康复,大部分人认为喝了总比不喝好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推荐,补汤通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然而,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补汤中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补汤中的高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尿蛋白是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过多的尿蛋白会进一步损伤肾脏,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其次,补汤中的高磷、高钾等成分也可能对肾病患者造成不利影响。磷和钾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矿物质,但在肾脏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这些矿物质的代谢会出现问题,导致血磷、血钾水平升高,进而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发优质图文得流量券#错误3:不吃盐 在门诊我经常对患者说,每天摄入盐量不要超过3克,这是因为盐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重水肿的症状,但是很多患者会理解成彻底断绝盐的摄入,其实这是不对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的钠离子在维持人体内的水平衡、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肾脏对钠离子的排泄能力会下降,导致钠离子在体内滞留,进而引起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因此,肾病患者需要限制盐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肾病患者完全不能吃盐。适量的盐摄入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仍然是必要的。完全不吃盐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风险。因此,肾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遵循“低盐饮食”的原则,适量摄入盐分。 肾病患者应该如何控制盐的摄入量呢?首先,可以通过选择新鲜食材、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来降低盐的摄入。新鲜食材通常含有较少的钠离子,而加工食品中往往添加了较多的盐分。其次,可以使用一些低盐调味品来替代传统的食盐,如低盐酱油、低盐味精等。 此外,还应该定期监测血钠水平,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调整盐的摄入量。? 已上的这3个错误,希望你不要踩中 肾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遵从医嘱,切勿过分解读,坚持饮食原则,医生会按照具体情况来调整摄入量,为疾病治疗创造条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zz/11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脑雾冲上热搜更需要警惕新冠病毒对心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