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剂黄连解毒汤
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7282164.html 火剂汤(《脉因证治》卷上)、三黄解毒汤(《医学心悟》卷六)。 《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清热剂-清热解毒 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6克)栀子(9克) 黄连解毒,志连百禽。志(栀子),连(黄连),百(黄柏),禽(黄芩)。 黄连解毒汤.栀子和三黄.(黄芩.黄连.黄柏) 泻火解毒. 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1、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综上诸症,皆为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2、吴昆《医方考》卷3:“阳毒上窍出血者,此方主之。治病必求其本,阳毒上窍出血,则热为本,血为标,能去其热则血不必治而归经矣。故用连、芩、桅、柏苦寒解热之物以主之。然惟阳毒实火,用之为宜。若阴虚之火则降多亡阴,苦从火化而出血益甚,是方在所禁矣。”《肘后备急方》卷2:“烦呕不得眠。” 3、《成方便读》:“治一切火邪,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等证。” 用黄连解毒汤煎液滴耳,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0例,疗程4~24天,结果除2例因故中断治疗未予统计外,其余48例中流脓停止,炎症消失。耳干者32例;分泌物明显减少,炎症减轻,中耳腔仍湿润者9例;无效7例(中医杂志,;10:67)。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泻心汤(《金匮要略》)、栀子金花汤(《医宗金鉴》)、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上述四方同为泻火解毒之方。其不同点在于:黄连解毒汤以黄连为君,是泻火以解热毒,侧重于导三焦火热下行,而无泻下作用,用治热毒壅盛三焦证;泻心汤以大黄为君,既可泻火消痞,又可泻血分实热以止血,用大黄导热下行,尚具“以泻代清”之意,且使血止而不留瘀;栀子金花汤于黄连解毒汤中加人大黄一味,不仅泻火解毒之力得到增强,并有引热下行之功,方剂结构更趋完善,用治热毒更甚且兼大便秘结者;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大清阳明经热为君,配用芩连泻火,犀、地凉血解毒,以使气血两清,用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之证。 1.本方泻火解毒之力颇强,临证运用以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2.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瘀热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 3.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均可用之。 黄连解毒汤-方剂-《幼科直言》卷五《幼科直言》卷五。 黄连、桔梗、连翘、土贝母、丹皮、甘草梢、黄芩、生地、白僵蚕、玄参。 清热解毒。 胎瘤游风。 水煎服。兼服犀角丸。 黄连解毒汤-方剂-《赤水玄珠》卷二十八《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牛蒡子、甘草、防风、荆芥、知母、石膏、桔梗、玄参、木通。 时令暄热,麻痘初发热。 加生姜3片,水煎服。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公号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山河中医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我们将会做的更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xebxz/10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学微生物学5铜绿假单胞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