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鼠疫先别慌,知道这些不会怕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3.html No.1 鼠疫的危害 鼠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No.2 鼠疫的传播方式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媒介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媒介传播 媒介传播就是通过跳蚤吸血传播。接触传播是指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细菌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人对鼠疫普遍易感,但人类在感染过鼠疫菌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No.3 感染鼠疫的症状 轻型病人 轻型病人表现为低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伴有化脓。 腺鼠疫 腺鼠疫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在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肺鼠疫病人 肺鼠疫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胸痛、咳嗽、咳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绀迅速加重,抢救不及时2到3天内死亡。 败血症型鼠疫 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人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病死率几乎达到% No.4 鼠疫的预防 鼠疫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附近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使用驱虫制剂,防止跳蚤叮咬;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若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 更多即时医疗服务尽在医视屏APP 缓解医疗压力降低误诊几率 完善基层医疗减负医疗行业 点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医视屏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xebxz/6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都是冰箱惹的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