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龄皮毛动物,常呈现败血症状,伴有下痢、血痢,并侵害呼吸器官或中枢系统。成年母兽患本病常引起流产和死胎。

临床症状:因动物体的抵抗力、大肠杆菌的毒力、血清型的不同,疾病潜伏期变动范围较大,一般1—10天。病兽表现不安,有痛感,被毛粗乱无光,排黄绿色或黑褐色稀便,甚至血便,个别出现神经症状,沉郁或兴奋。

水貂妊娠母兽感染本病后,发生大批流产和死胎,病兽精神沉郁,食欲下降。

预防措施:

1、免疫:在健康母兽配种前15—20天内,注射大肠杆菌和副伤寒多价灭活苗,间隔7天注射2次;健康仔兽可在30日龄起接种上述疫苗2次。

2、消毒:对环境、兽舍交叉喷雾消毒。可有效控制传染病和病毒病发生。

3、饲料预防:在各期皮毛兽饲料中长期添加维生素。

治疗:一旦发现病兽,及时隔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1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