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的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现代医学表明,血液感染是临床各类疾病感染途径之一,临床上各种广谱及超广谱抗生素在各类疾病中广泛应用,使厌氧菌感染显著下降,真菌感染上升,导致各类病原菌产生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血液培养就成为危重患者病情监测和诊断血液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手段,快速、准确地检出血液中病原菌是血液培养技术的首要任务,但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均严重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所以提高血液培养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间对临床诊断和进行抗菌治疗至关重要。

血液感染是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之一,尽快为临床提供血液培养阳性的病原学证据和药敏试验结果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重点。然而大多数患者血液中细菌数量低,所以提高血液培养阳性率,快速、准确检测病原体对临床诊断和进行抗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院微生物实验室于年10月引进一台BACTECFX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可连续(每10~15分钟1次)测定封闭培养瓶内微生物代谢,绘出微生物生长曲线,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血液和其他标本中是否感染细菌和真菌,且检出细菌种类多,为临床提供败血症及严重感染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三个多月的培养结果显示,该系统的树脂能够吸附抗生素,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系统使用配套树脂需氧、厌氧标准瓶及儿童瓶,能为各种细菌生长提供有利生长环境。当人体发生病原菌感染时,病原微生物快速入侵血液后迅速繁殖。能够真实反映血液中病原微生物状况的唯一办法是进行血液培养,该培养系统进行培养鉴定可大大缩短阳性检出时间,提高病原菌检出的阳性率,能为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

好的仪器固然可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但是为了提高检出率,还要做好这些:

1、足量的血标本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最重要的环节。

成人应采血10ml,婴幼儿2~5ml以上。

试验证明,当培养的血量从2ml增加到20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

30%~50%,培养的血液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2、抽血时间及次数:在寒战或发热后尽快抽取血培养

为提高检出率和方便解释结果,最好连续培养3次,间隔时间根据病人临床症

状而定:

1)持续发热病人可每天一份

2)间歇发热病人在体温上升期采血

3)怀疑急性心内膜炎时,应在抗生素治疗前1-2h内分别从3个不同部位,间隔15min,采集3份标本,分别进行培养,如果24小时培养后仍为阴性,可再留取3份。

4)怀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应在抗生素治疗前1-2h内分别在3个不同部位采集血标本进行培养,间隔≥15min,若24h培养阴性,重新采集2-3份或更多标本送检。

3、应同时送两种培养瓶:需氧瓶和厌氧瓶,只送需氧瓶不符合规程,容易造成漏检。

除此之外,还要降低污染率,那如何降低污染率呢?

1、皮肤消毒应严格:

用含0.05%有效碘的碘伏作用60秒,从穿刺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

消毒。待干后再穿刺抽血。

2、培养瓶消毒程序:

1)、用碘伏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

2)、待60秒。

3)、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余的碘伏,然后注入血液。

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是血培养的关键问题!

3、血样接种到培养瓶中,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采血后立即送检,不可冷藏!

采血指征: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x/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或带状白细

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多形核白细胞1x10%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黏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10、呼吸加快

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临床表现时应采集血培养。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应该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老年菌血症病人可能不发热或不低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cr/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