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谁研制了安宫牛黄丸

吴瑭,又名吴鞠通,是清代温病学的大家。相传吴瑭从小为博取功名,寒窗苦读。其父在他19岁的时候,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吴瑭哀痛欲绝,认为父亲病了,自己却不懂医术,不能救他,是最大的不孝,还有什么颜面立于天地间。于是,弃文从医,购买方书,刻苦钻研,一读就是十年,颇有心得,但不敢轻易为人治病。年,京城闹瘟疫,很多人死于庸医手中,在朋友劝导下,吴瑭开始诊治病人,把牛黄清心丸加减化裁,创制了安宫牛黄丸,救活很多危重病人,从此名声大振,成为温病学派代表人物。随着时间的检验,吴瑭创制的安宫牛黄丸成为中医最负盛名的急救之品,和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温病三宝"。

“温疫门”的首药便是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的“宫”,本指宫殿,君王居住在其中,如果用它来比喻人的脏器,那么心的作用即可被喻为“君”,而心包则可被喻为“宫”——“安宫”一词就由此而来。而牛黄则是这味药的君药(主药),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嘉庆十八年(年),在他终生的朋友汪廷珍(时任礼部尚书)的鼓励下,吴鞠通撰写的《温病条辨》得以刊刻问世,“是书一出,大道不孤”,安宫牛黄丸也从此更为世人所熟知。

宫牛黄丸适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必备良药。它还用于节气养生,尤其是惊蛰、夏至、霜降、冬至这四个节气,那么问题来了,这四个节气为什么要服食安宫牛黄丸呢?

何谓安宫

 

宫,宫殿、宫城,君王居住的场所。在人体,心为君主之官,心包为心脏外面的包膜,像君王所住的宫殿、宫城,具有代君受过,防范邪气攻心的功能。安宫,就是使心安居其宫。如果热邪侵犯心包,会导致心之功能失常,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等危险症状。安宫牛黄丸以牛黄、麝香、冰片等清心豁痰,醒神开窍,重镇安神,使心得以安居心包,故称为安宫牛黄丸。

个节气服食安宫牛黄丸的缘由

     

惊蛰:一般在阳历3月5或6日,“一雷惊蛰始”,蛰,蛰隐,是养生方式。此时,阳气振奋,化为雷声,万物随之振奋而出。安宫牛黄丸中的麝香、冰片、郁金等芳香开窍之品,开泄体内痰浊闭阴,势如惊雷,有助于阳气振奋,维持天人相应。所以每年在惊蛰前后顺应大自然规律、适时服用安宫牛黄丸预防中风的发病。

这一时期,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最易“倒春寒”。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冬春交替之际,温度变化剧烈时更易发生,要格外重视。

夏至:一般在阳历6月21或22日,夏者,大也;至者,极也;夏至,即万物茂盛至极,阳气旺盛至极,自然界阴阳表现为“阳气至极,一阴萌生,阴阳交替”。气候炎热至极,平常性格急躁,或者高血压,或者便秘等体内热盛的人群,容易受气候炎热影响,诱发疾病。因为安宫牛黄丸有牛黄、黄芩、黄连、栀子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至可以服用安宫牛黄丸清热泻火,平衡阴阳,还有助于夏季养心,预防心脑疾病。

据卫生部资料统计,一年两个中风高发期,一个是气温在零度以下的隆冬,一个是气温32度以上的盛夏。盛夏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人体内阴阳失调,极易导致“热中风”,因此老年朋友尤其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人务必把握酷暑时节,防暑降温,做好养生工作,防心脑血管意外!

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或24日。霜,丧也,阴冷凝露为霜,肃杀万物,万物蛰伏以养生,人体则准备开始进补,储备能量,抵御阴寒。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深秋向冬天过渡的时期。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霜降时节,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随着大风天气的不断光临,温度迅速降,天气逐渐向冬季转变。

霜降杀百草,这一时节,需注意荡涤痰湿,软化血管,可以清除体内痰湿之邪。养生专家提醒,具有相应病史的人们可服食安宫牛黄丸,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为冬令进补扫清障碍。

冬至:一般在阳历的12月21日或22日。冬者,终也;至者,极也;冬至,即万物发展至终,阴寒旺盛至极,要开始新的轮回,自然界阴阳表现为“阴寒至极,一阳生长,阴阳交替”。

安宫牛黄丸以麝香、冰片、郁金等芳香开窍,开泄痰浊闭阴,为阳气萌生扫清障碍,重振阴阳纲领,维持天人相应。

摘编于网络,本文由中国中药杂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bxzjs/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