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孕期牙疼能用药吗
根据数据统计,有80%的女性在怀孕的时侯会遭遇牙疼的困扰,这可能是牙周炎、牙髓炎等牙科疾病在作怪。因为担心影响胎儿健康,有的准妈妈不敢就医、做治疗或者吃药,而是选择强忍疼痛。这样的做法可取吗? 并不可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妊娠期女性用药原则吧。 药物分级 现阶段我国对妊娠期妇女用药分级参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制订的分类标准。FDA将药品妊娠安全性分为A、B、C、D、X五级。从A到X,危险性逐渐增加。 A级,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级,妊娠期相对安全,有明确指征时慎用。 C级,药物仅在权衡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时方可使用。 D级,避免使用。药物有肯定的证据显示对人类胎儿有危险性,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抢救生命或必需治疗但又无其他可代替的药物、且妊娠期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时才可使用。 X级,禁用。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均已证实对胎儿有害,妊娠期使用危害超过治疗获益,禁用于妊娠以及准备怀孕的妇女。 需要特殊注意的是,部分药物的妊娠级别不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时间的延长、日摄入剂量超标都可能导致妊娠级别的变化。如超量服用叶酸或维生素,妊娠级别从A变为C。 牙疼能吃止疼药吗?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疼会影响准妈妈的睡眠质量、孕期心情,甚至对腹中胎儿的发育有不利影响。市面上镇痛药种类繁多:对乙酰氨基酚(如扑热息痛)、布洛芬、洛索洛芬(如乐松)、双氯芬酸钠(如戴芬)等都可以用来治疗成人牙疼。 根据FDA妊娠分级,对乙酰氨基酚为B级药物,短期使用安全性高。普通制剂按照说明书推荐用法使用,疗程宜短不宜长。 布洛芬、洛索洛芬、双氯芬酸钠的妊娠级别随服用时期改变: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布洛芬和洛索洛芬为B级,双氯芬酸钠为C级;但孕晚期(后三个月)三种药物均为D级。FDA说明书指出,除非医生强烈建议使用,孕期后三个月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使胎儿动脉导管早闭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属于D类,避免服用。 口腔感染能吃抗生素吗? 准妈妈牙疼,有可能是细菌或者真菌在作怪。不及时治疗、病情拖延有诱发脓肿,甚至发展为败血症的危险。哪些抗生素是较为安全有效的呢? 首先口腔感染相关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居多,优先选择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 阿莫西林是妊娠B级药物,相对安全,成人每次口服0.5g,一天三到四次。不过对青霉素过敏的准妈妈禁用。 甲硝唑也是妊娠B级药物,但国内药品说明书规定孕妇及哺乳期人群禁用甲硝唑。因此准妈妈选择时应咨询药师或医师。 除此之外,其他常用的抗菌药物中,青霉素类,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泊肟酯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都属于相对安全的B级药物;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替硝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都归于C级药物。 怀孕期间能打麻药吗? 细心的准妈妈在需要接受局部麻醉、实施操作治疗时,常会担心局麻药影响胎儿呼吸、心跳。在口腔科常用的局麻药里,哪些更安全呢? 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属于妊娠B级。阿替卡因(必兰)、甲哌卡因(斯康杜尼)属于妊娠C级。相比而言,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更安全。而且,口腔操作所用的局麻药剂量较低,准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最后,孕期用药安全除了与药物种类的选择、用药剂量、疗程的控制有关外,选择较安全的时期接受治疗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怀孕前期(前三个月孕期)胚胎的敏感性最高。为降低药物致畸风险,若非紧急情况,不建议接受药物治疗。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不用,可以推迟的治疗适当延后。怀孕后期(后三个月孕期),准妈妈也不适宜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总而言之,妊娠期妇女用药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准妈妈用药前请咨询药师或医师,合理用药。 其他孕期注意事项 1、备孕的女士最好医院做全面的口腔检查。之前有牙科疾病的女士,应治愈后再怀孕。这样能降低怀孕期间出现牙科疾病的风险。 2、怀孕期间,准妈妈应注意口腔卫生,适当补充维生素C。 3、有怀孕可能的女士就诊时请根据近期月经情况预先分析怀孕可能,若不能排除怀孕,就诊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来自:“齐鲁药学”鍗楀畞鐧界櫆椋庡尰闄?鐧界櫆椋庢棭鏈熺棁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xebxz/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只明虾如此凶险,隔着塑料袋让64岁大妈
- 下一篇文章: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保守治疗专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