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人超爱的这道美味,医院
炎炎夏日 高温尚未回落 回乡下避暑、下河抓田螺 成为很多梅州人“向往的生活” 餐桌上 爆炒田螺更是一道诱人的佳肴 但就是这道美味 最近却让杭州的岳女士一家人 苦不堪言 回老家抓田螺,2小时候出事了台风过后,杭州气温飙升,岳女士一家三口趁着周末回了趟老家避暑,愉快度假后,她们还带回了自己抓来的战利品——鲜活的田螺。 为了保证田螺的鲜美,当晚,岳女士就把它们变成了餐桌上的主菜,配上冰啤酒,与家人一齐饱了口腹之欲。 可没想到,美味的田螺下肚没多久就出事了。“晚饭后两小时,我开始恶心呕吐,肚子也痛起来,持续水泻不止。”岳女士说,很快,爱人和孩子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 挂着盐水一天依然腹泻20多次熬到半夜,眼看没有好转,一医院肠道门诊报到。门诊医生化验后,确诊三个人为感染性腹泻。“医生给我们挂上了盐水,进行抗感染补液治疗,我的爱人和孩子症状很快缓解了,但我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这一夜,岳女士被折腾得够呛,她的症状最重,挂着盐水仍然腹泻不止,还发起了高烧。 情况严重,医生随即将她收入感染科住院治疗。病房里,岳女士的体温慢慢降至正常,但每天仍然水泻20多次,苦不堪言。究竟是什么病原体,能引起如此严重的腹泻? 为了揪出真凶,医生为岳女士做了粪便培养,结果给出了答案:D群沙门氏菌! 每年夏季都是这种病菌的高发期据了解,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它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常寄居在人和动物体内,特别是家禽、家畜及宠物的肠道中。 它在水中可生存2到3周,在冰箱中生存3到4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到2个月。 每年的5月到8月,是沙门氏菌的高发期,市民们稍不注意个人及食品卫生,就可能病从口入。 沙门氏菌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最适宜的繁殖温度为35℃至37℃,如果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就会发生食物中毒。 而人体感染后的主要症状以急性肠胃炎为主,如发热、呕吐、腹泻、腹痛,潜伏期一般为1到2天,病程2到3天,重者可引起脱水、休克,部分感染者可发展为败血症。 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食物要经高温煮熟煮透,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广告时间 广告时间 夏季食品安全千万注意!除了上面提到的田螺 梅州人夏季还特别爱吃各种海鲜 比如 生蚝、小龙虾 ...... 对此小网君温馨提醒夏季吃海鲜且吃且谨慎上个月,在梅城居住的一女子疑因食用生蚝而食物中毒,之后病情加重,医院救治,但仍不幸于7月11日凌晨死亡。营养专家提醒市民,像生蚝这样的贝壳类食物死亡后容易被细菌污染,若产生毒素,会引起食物中毒,故应选择新鲜的海鲜煮熟后食用。下面吃海鲜的禁忌 大家快get起来! ???吃海鲜的禁忌要知道!吃海鲜不要喝啤酒吃海鲜喝啤酒,容易引发痛风。 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富含嘌呤和苷酸。啤酒含有维生素B1,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催化剂。边吃海鲜边喝啤酒,嘌呤、苷酸与维生素B1发生化学作用,导致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高,引发痛风。 进食贝类时最好搭配少量白酒,可以起到杀菌作用。进食蚝类时最好搭配葡萄酒和柠檬,可以起到杀菌和提鲜作用。 螃蟹和柿子不能同吃1、螃蟹和柿子(或柿饼)不要同吃,两者都凉性食物。一起吃大寒,容易导致食物中毒、腹泻。 2、冠心病、高血脂不要吃蟹黄,蟹黄胆固醇高,多吃容易增高血脂。 3、伤风发热、胃病患者少吃螃蟹,吃后容易加重病情。 4、皮肤病最好不吃螃蟹,容易引起病变。 死贝类毒素多多贝类一旦死去会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选购活贝之后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尽快烹调。 煮不熟的海鲜含致病菌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 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 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吃海鲜后不宜吃水果喝茶吃完海鲜不宜喝茶的道理与不宜吃水果的原因类似。因为茶叶中也含有鞣酸,同样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 提醒:因此,在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别吃水果。同理,也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打包来的海鲜要冷藏如果海鲜已经高温彻底烹熟,那么只需马上放入冷藏室,下餐加热后即可食用。如果海鲜并未经过充分加热,但已经死去,那么应当放进冷冻室,下一餐之前化冻,然后彻底加热烹熟,不要再贪恋生鲜口感。由于海鲜类食品的蛋白质质地细腻,分解很快,拿回家之后应当在一天内食完,不要长时间存放。来源:梅州网(meizhou_cn)综合自杭州日报、梅州日报民生一线、楚天都市报 编辑:吴海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梅州最热新闻 且吃且谨慎!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a.com/xebxz/3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吃完这道农家菜,医院挂盐水
- 下一篇文章: 医生坦言肾结石不痛并不代表不治疗,这2个